中国的纪实摄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一直到2000年初左右,出现了大量的纪实摄影作品,中国摄影师有了非常自觉意识的纪实摄影。但到2000年左右,纪实摄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什么?一方面是方法问题,方法特别重要,另外一方面就是题材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去深入。虽然90年代后期,有摄影师发现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方式可以给纪实摄影注入方法上的新的活力。但到现在看来,这些并没有对中国纪实摄影产生很大影响,也没有给纪实摄影造成很大的改变和发展。
其实,我们应该从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在全球的发展,这样一个大的方面去了解,了解以后,我们才会知道今天的纪实摄影该怎么去拍,关注一些什么样的题材。从全球来看,纪实摄影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到了七八十年代,已经走到了繁荣的顶峰,“美国农场安全署调查运动”是纪实摄影史上节点性最重要的案例,但80年代以后纪实摄影开始衰落了。随后,欧美的纪实摄影又出现了新纪实摄影、新地形摄影的发展,还出现了社会景观摄影等,这些都是延续发展过来的流派,且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整个信息沟通的方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
从大的格局上说,纪实摄影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承载纪实摄影的媒介、杂志也好,这些平面媒介的发展,也处于一个衰落期。我们也有些纪实摄影人开始搞艺术摄影、观念摄影、当代艺术摄影,这可能会比较容易跟国际接轨,容易走向世界,容易跟世界对话,在某种意义上取得更多的功利性的成功。但在这个时代该怎么做纪实摄影,仍然是一个特别严峻的话题。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跟西方不同,我们的国家又是发展中的国家,充满了问题、充满了矛盾,因此,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还是需要纪实摄影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纪实摄影的功效。
我们有些纪实摄影师思考面比较窄,对社会研究不足,方向特别单一,仅限于视觉影像表现的一些题材,甚至是一些猎奇的题材,容易吸引人眼球的题材。而且对于这些题材,大家一窝蜂去拍,没有思考,不注重方法,在创作中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式。如老少边穷,这些被拍滥了的题材其实都是非常大的社会问题,但是老实说我们纪实摄影家没有找到好的方式,没有从内在修炼自己,更重要的是没有在思想上去武装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入,或者用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问题。
再比如说我们的一些城市、建筑、文物保护问题,还有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乡村贫困问题、矿工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纪实摄影题材,但这些题材在20年以前,已经被中国摄影师大量地拍了,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题材都给拍坏了。有的摄影师没有很好的思考方式和拍摄方法,仅仅是照猫画虎按照一些简单的摄影样式去拍。因此,如果我们没有从方法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再去重复拍摄时,观者再看到这样的作品时,没有任何的视觉新鲜感,是麻木的。而且这样拍出来的图片是不产生传播效果的,其传达内容的效果已经非常弱了。因此,并不是题材不好、题材的问题,题材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我们创作的方法有问题了。所以,我们摄影界,应该从更多的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领域汲取养料,首先在思想上极大的丰富自己,然后更深入地去研究这个世界,用更多的方法进行纪实创作。
说到底,其实就是用影像来研究世界,来传播文化,摄影是个特别好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学术上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学术问题,通过影像建立一种与普通大众之间的传播和交流。所以作为摄影专业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应该在怎么拍这个问题上下功夫。纪录是摄影媒介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式。当下的纪实摄影正随着媒介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有必要予以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