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真实环境的拍摄手法
在拍摄这类写真时,我通常不会去摄影棚搭景拍摄,我会尽量选择一个与被摄者气质相符的真实场景,让他们参与到这里的日常活动当中去。在这个场景中,有人,有物,还有伴随着这些人和物的故事,我觉得总有一些东西能够触碰到被摄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至于什么是文艺写真,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解释。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不能把它具体归为某一类。当“写真”遇到了“文艺”,我觉得写真表达出的就是一种个体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留恋以及个人的心理的满足。
拍摄:在房间拍摄,突出人物,要兼顾环境。拍摄前我首先会对场景有一个了解,观察的出发点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把这个场景的特点和氛围发挥得更好。我喜欢情绪外化的照片,因此更需要一种真实的环境感。另外,灯光对顾客来说有一种束缚感。拍摄时,我很少用到发光板或者外拍灯,尽量用自然光线去拍摄,让他们从真实的环境中酝酿自己的情绪。
画面中的人物若有所思,如果单这样去表现,似乎很难交代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张照片的亮点就在于她身后闭着双眼的巨幅画像,神情安宁,就好像是人物的内心旁白。拍摄前与被摄者的沟通很重要,除了要让她知道你要拍什么,表达什么样的内容等,你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她。拍摄前,我通常会让拍摄对象搜集自己喜欢的照片或者电影海报,尝试着从她的审美取向中获得风格定位,日系、欧美、或者lomo。也可以让她多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穿的服装,这样也许能从中发现她的审美惯性,找到适合她的“点”。当然,还可以发挥我们作为摄影师的职业敏感,在她的服装里做混搭,这样不仅能了解她的喜好,还能从中找出新鲜感。
风格:对于风格,我们很难做到把一组照片从哥特风格一个不落地拍到小清新,因此,每次拍摄我都尽量做到风格的单一,这样其实更有利于把握对被摄者的定位。拍摄地点在武汉的一家文艺咖啡馆,当时外面下着雨,不能影响咖啡馆的生意,完全采用现场光,甚至连反光板也没有用。
“写真”重点在于挖掘人物内在的东西。也就是说,表现出人物的状态和情绪是人像摄影的目的所在。但是,人的情绪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就像一张白纸,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物对它的感知,都会在上面留下痕迹。也就是说,人物表达情绪,并不是从人物本身开始,而是从环境着力。这样,情绪作为一种对外界的主观反应才能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场景:拍摄地点尽量选择生活化、人文化的场景,比如说具有年代感的老街、有特色的校园或者咖啡馆,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具体还是要根据被摄者的气质和风格定位来选择。建议平时多留意城市里的一些安静的角落或者多关注一下微信朋友圈,总能找到一些触发情感的场景,它不一定就是一条墙壁斑驳的小巷,很可能就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但它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记忆,引发情感的共鸣。
喜欢这类文艺格调照片的顾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喜欢文艺范的女孩子,她们情感细腻,有想法,注重自身对外界的感受,喜欢精神世界里的追求;另一类则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顾客,她们注重品质,希望照片以较高的格调来体现她们的审美。因为学过美术,所以我对画室有一定的情结。这是我老师画室,场景都是画室的真实布置,全组拍摄只用一只闪灯直射墙壁,经过二次反射出的侧逆光勾勒人物。为了配合人物的情绪,我选用灰暗调来呈现画面。
因此,对于“写真”,我一直推崇的审美就是“拍自己”。所谓“美”并不意味着照片中一定要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单纯的感官美最后反映出的只是一张面容姣好的脸,这样的照片也只能被称作“糖水”。无论是哪一类顾客,她们都希望每一张照片能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把理想中的自己塑造出来;希望她们的性格,她们的气质在被抽象概括出来之后,能具象为一个个场景。而这些场景也能把她们还原成一个优于生活而又与生活截然不同的自己。